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

图片

海安县“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划
来源: 海安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1-11-12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推动“十二五”人口计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有关人口工作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及省、市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以来,海安县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为目标,以创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及省、市贯彻《意见》,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聚力超越”的海安精神,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深入开展生育关怀“亲情牵手”零距离服务,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深化优质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全县低生育水平稳定,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世代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快速推进,依法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人口计生工作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尤其是现代大交通体系、城乡劳动力统一市场的形成,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各城市间人口的互动,跨城市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人口安全和人口管理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人口发展将处于各种机遇和风险的并存期。人口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人口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出生人口、学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波动较大,对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等产生负面影响。以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面临着较大局限。人口计生发展中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许多工作与部门职能拓展和职能转变的新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内涵和途径。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不懈地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二、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着力推进人口发展思路和方法的转变,推进人口管理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式的转变,推进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服务关怀、宣传倡导和家庭发展能力建设,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宏观调控,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内涵质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海安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计划生育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到2015年,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保持正常,育龄群众普遍享有优质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新型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基本形成,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在省、市率先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将全县世代服务机构全面转型提升为寓管理于服务中,“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行政服务、信息管理、药具发放、人员培训”六位一体,充分体现综合服务功能和便民维权要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平台。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城乡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高育龄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参与度、满意度和诚信度。

坚持统筹兼顾。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构建解决人口问题的统筹协调机制、科学管理机制、优质服务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

坚持实事求是。遵循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确定综合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方式,实现工作思路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工作机制向资源整合、政策协调、科技支撑、公共服务转变,工作方法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人文关怀、综合施治转变。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强大合力。

继续坚持人口和发展综合决策。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确保各级党委政府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人口问题纳入整体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强化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坚持“三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宣传教育领先地位,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确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为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和建立人口均衡型社会提供舆论支撑。“十二五”期末人口文化宣传知识普及率达到95%以上,争创人口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人口网站建设先进单位。

创新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思路。建立大联合、大宣传、出精品的宣传教育新格局,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开展宣传教育。把人口计生宣传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乡风文明和生育文明;与人口计生政策法规教育和管理民主监督结合,增强宣传教育渗透力;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相结合,增强宣传教育感召力;与落实计生奖扶制度、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相结合,增强宣传教育影响力;与开展“三下乡”和帮助群众致富相结合,增强宣传教育的向心力。

深入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把弘扬婚育新风,促进生育文明作为重点和特色,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坚持结合、融入、促进的原则,找准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切入点,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人口文化宣传品进村入户覆盖的力度,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实用的宣传品。继续开展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镇、村(居)创建活动,推动基层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发展。加大关爱女孩行动的宣传力度,形成男女平等社会氛围。

切实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整合和运用文化资源,加强人口文化设施建设,镇、村(居)要有一批常年性、标志性的人口文化宣传设施,努力实现镇有较高品位的人口文化园,村(居)基本达标的人口文化园。注重发挥人口学校、人口文化中心户、人口计生宣传栏、人口文化图书角等阵地的作用,增强宣传效果。采取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落实教育培训创新项目。办好党校人口理论教育基地,加强党政干部人口理论培训。结合世代服务品牌建设,办好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为主要内容的“青春健康”项目。会同教育部门和妇联办好以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和保健抚触为主要内容“宝宝乐”项目。会同卫生、民政部门办好新婚培训综合服务项目。

(二)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宏观决策水平和工作效能。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人口形势分析。加强人口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间的内在规律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互动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全面加强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开展便民维权活动,打造“阳光计生”。强化依法管理,加大违法生育对象征收社会抚养征收力度费,对影响恶劣的可运用社会曝光、个人不良记录等手段予以揭露,是党员、干部的依法依纪从严惩处。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继续改革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考核评估方法,简化考核指标,减少考核次数,增强考核效能,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体系。

加快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和全员流动人口管理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与公安、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的人口信息交流与共享,探索流动人口、技术服务、利益导向等重点业务的应用系统,力争有所突破。

(三)构建优质服务机制,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科技创新步伐。

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站,打造信息化服务站”的新要求,实施优质服务名牌战略,构建以“世代服务”品牌为主要特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加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平台网络化,建成建立生殖健康电子档案;二是提升技术装备整体水平,增加优生促进、“两癌”筛查、科学育儿、中老年保健等综合服务能力。

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筛查,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支撑、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计划妊娠夫妇以及高危人群为工作重点,通过开展宣传倡导、均衡营养、孕前检查和优生咨询等措施,加强孕前、孕早期预防保健,构建县镇村三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筛查服务网络,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

实现三个覆盖:即,服务对象从育龄人群扩大到婴幼儿、青少年、男性、中老年以及流动人群,覆盖全人口;服务阶段从孕前-围孕期、避孕期延伸到0-3岁、青春期、更年期,覆盖全过程;服务内容从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拓展到优生促进、科学育儿、青春健康、老年保健,覆盖生命全阶段。

(四)构建利益导向机制,让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实惠。

落实和完善现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扶助制度。全面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和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企业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

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帮扶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探索建立农村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以及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手术保险等制度。积极推动有关计划生育政策与相关公共政策的衔接。

(五)构建群众自治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建立健全适应村(居)人口计生工作基层群众自治要求的组织网络。按规范要求优化、选配村(居)专(兼)职计划生育干部、组计划生育信息员,建设好村(居)计划生育协会、理事会、会员小组,健全村(居)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委员会、村(居)计划生育群众自治议事会、组议事小组,完善村(居)世代服务室、人口学校、会员之家等组织网络、宣传服务阵地。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树立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接受党内、人大、司法、行政、群众及舆论的监督。深入推进便民维权活动,开展"阳光计生"行动,办好"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推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不断完善社会监督。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大信访事项督办督查力度,探索建立社情民意汇集分析、矛盾排查预警、信访终结、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程度。

(六)构建人财保障机制,为人口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实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培训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培训效果。强化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引导干部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职业化建设和能力建设,稳定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提高乡镇技术服务人员和村专干的政治生活待遇,努力建设一支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特征的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人口计生队伍,促进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管理、药具发放和人员培训为一体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政府主导的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等所需经费投入到位,体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