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

图片

海安县“十三五”就业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来源: 海安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1-11-13 累计次数: 字体:[ ]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海安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海安县“十三五”就业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依据《海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南通市“十三五”就业及社会保障体系规划》编制。《规划》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成效和问题,深入分析“十三五”时期发展态势和阶段特征,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海安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现状

(一)促进就业创业机制逐步健全

“十二五”期间,全县促进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统筹就业取得重大突破,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充分显现,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海安县获评全省首批创业型示范城市,县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荣获全省首批五星级市场。

“十二五”期间,县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招聘会382场,城镇新增就业324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海安就业网、手机掌上就业网、数字电视就业频道全面运行。帮扶群众实现创业7634人,为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8080万元,创业培训6172人。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2251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6929人。完善就业帮扶措施,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7721人,发放失业金5517.14万元,给予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1586.3万元。

(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十二五”期间,全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经办管理能力得到加强。海安县被列为全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示范县。

“十二五”期间,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市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较“十一五”期末人均每月增加64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105元。截至“十二五”期末,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2.6万人、24.2万人、16万人、11.07万人、9.9万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共有10.85万名失地农民纳入覆盖范围,其中6.66万人转入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分别为11万人、50.8万人。加大医保稽查力度,共查处定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105起、定点药店29起,追回违规费用270多万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全县大力实施“525”人才引进工程,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才交流合作与人才载体建设逐步加强,人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2013年海安两度荣获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县。

“十二五”期间,全县引进高校毕业生24708人,引进蓝领技能人才2673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9053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2766人。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第五届长三角海归创新创业圆桌会议(海安)暨中国海安首届高端人才高新项目洽谈会、高校学生处长海安行等活动,组织申报省双创计划41个、省博士集聚计划28个、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27个。强化人才载体建设,建立中国能谷创新创业园海安分园、长三角海归创新创业海安基地、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人才服务工作站,华新科创园升格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全县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级创新实践基地3家。人才公寓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学子归巢”活动,共有102名学生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

(四)劳动关系持续和谐稳定

“十二五”期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调处,全县劳动关系保持整体和谐稳定。

“十二五”期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1%,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8%,企业职工最低标准从“十一五”末的每月790元提高到1460元,高新区获评省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全县新增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6家。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不断完善,荣获省级示范网格4个、市级示范网格78个,居全市之首。共处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1136件、劳动争议案件2058件,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开展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共评定县级示范企业17家、合格企业99家,经推荐,2家企业获评省级示范、2家企业获评市级示范。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荣获省级示范仲裁院。“五位一体”、“六方联动”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五)人事工资管理规范有序

“十二五”期间,全县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军转安置任务圆满完成。

“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招考录用公务员245人(不含公安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09人,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89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全面到位,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岗位设置信息入库率、聘用信息入库率均为100%。在全市率先启动和实施“两卫”及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并于2012年全部兑现到位。组织实施了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调整工作。

(六)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金保工程)逐步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县人社局荣获全省人社系统先进集体。

“十二五”期间,以社会保障为主要功能的市民卡基本发放到位,应用功能不断拓展。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投入近800万元对中心机房硬件与软件进行升级改造。12333咨询服务热线功能充分发挥,年服务人次万人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影像档案综合管理系统一期工程上线运行。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都有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的目标,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村级就业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先进单位。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优化给就业工作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新挑战,尤其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企业高层次人才、蓝领技能员工“双短缺”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状况,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在短期内都难以扭转。面对就业压力加大形势,必须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就业弹性和岗位质量的提升;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为促进民生改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动能。

(二)经济增速放缓,对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社保扩面空间收缩,加之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保待遇刚性支出和享受待遇群体加大等多重因素,社保扩面征缴从过去高增长逐步转向低增长,基金支出增幅持续高于收入增幅,人民群众对提高保障待遇的诉求和公平性期待也越来越强烈,社保基金长期平衡和安全运行压力逐年加大,社会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面对挑战,必须要合理把握筹资和待遇标准,兼顾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合理引导预期,推动社会保障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紧密契合上级政策安排,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创新驱动发展,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转方式、调结构,创新驱动是根本,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随着推动经济增长动力从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将从依赖劳动力低成本“洼地”转向借力人才智力“高地”。因此,如何将人才集聚工程、招才引智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实体、与产业对接,使人才培养、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当前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必须要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完善流动、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励释放“创新创业在海安”新活力。

(四)受多重因素影响,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了挑战

随着劳动力供求格局变化,劳动者就业的选择性增大、话语权增强,特别是新生代工人更加注重劳动条件的整体改善和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更加注重维护个人权益。同时,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受融资困难、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劳动违法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仍处多发、高发阶段,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增强。必须要顺应劳动关系新变化,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全面深化改革,对人社领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面临的改革任务比较繁重。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涉及的工资调整工作、建立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等,都涉及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必须要做好迎难而上的思想准备、协同作战的组织准备、适应改革要求的能力准备,增强责任意识和攻坚意识,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增强进取精神,打破思维定势,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动改革向前发展。

(六)推行依法治国,对加强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新坐标,对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人社部门作为直接服务民生的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对象和执法对象面广量大,加强法治建设尤为重要。必须要树牢法治理念,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依法行政作为履职的基本方式,切实提高法治保障能力,推动人社事业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推进“法治人社”建设。要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正确依法履行各项职能,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逐步建立统一的执法体制,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作用,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健全依法维权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着力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法律渠道,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三、“十三五”期间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统领、依法行政,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加快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到2020年,实现就业创业规划城乡同步、就业创业管理城乡平等、就业创业政策城乡普惠、就业创业服务城乡均等,城乡劳动力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城乡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40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7500人,创业培训2500人;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500万元,新增创业6000人;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达93%,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率、有就业服务需求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均为100%。

2.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转换机制更加完善,保障水平大为提升,经办服务方便快捷,社会保险各项指标超过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指标。到“十三五”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分别达23.5万人、26万人、17万人、12万人、11.5万人。城乡居保参保覆盖率达99%以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全面实现先保后征、应保尽保,覆盖率达99%。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稳步增长,各项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不断提高。

3.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突出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引进与培养并重,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区域人才高地,放大核心竞争优势。“十三五”期间,有效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人次,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每年新增高校毕业生、蓝领技能员工等各类人才1.5万人,到2020年,全县高技能人才达4万人以上。

4.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各类企业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有效运行,劳动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更加完善,网络化、网格化管理效能充分显现,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目标。“五位一体”、“六方联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十三五”期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8%,劳动争议案件按期结案率达100%。

5.人事工资管理更加完善。公务员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并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稳慎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决定和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军队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军转安置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十三五”期间,公务员在职培训2万人次,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达100%,人事考试安全率100%。

6.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服务流程科学规范、服务队伍素质优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15分钟人社公共服务圈”更加完善,城乡居民能够就近就便享受到规范、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以“金保工程”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以社会保障为主要功能的市民卡实现城乡全覆盖,应用功能不断拓展完善。

四、“十三五”期间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1.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围绕国务院《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套衔接,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政策,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完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相关政策,制定城乡统一的补贴标准。完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将城乡所有就业困难人员纳入覆盖范围。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定城乡统一的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

2.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培育创业创新公共平台,营造大众创业的良好氛围。探索将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融资政策有机衔接,帮助不同规模创业实体、不同发展阶段创业者解决融资需求。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和创业氛围“五位一体”新机制,不断巩固和放大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效应。积极参与全市统一组织的新一轮万人创业计划,继续加强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见习三大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省级创业示范基地。

3.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组织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和就业服务等专项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合理确定就业困难人员范围,规范认定程序,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促进其就业创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扶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4.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顺应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培训机构基础作用,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培训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利用各类创业培训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创业群体、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特点的创业培训项目,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职业资格管理改革,完善有利于劳动者成长成才的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畅通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推动形成劳动、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使技能人才获得与其能力业绩相适应的工资待遇。

(二)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推进我县社会保险在制度框架、保障范围、待遇标准、经办管理等各方面的城乡一体和整体提质。根据上级精神,阶段性降低相关社会保险缴费费率,减轻企业用工负担。认真落实国家、省城乡居保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文件,切实抓好政策衔接,不断完善我县城乡居保和被征地农民有关政策。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建立覆盖城乡、统一管理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上级部署,切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落实好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确保改革平稳顺利。不断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有关政策。

2.持续扩大参保覆盖范围。按照上级部署,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统筹推进职工五大保险、城乡居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险扩面质量。重点推进新办企业、小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社会保险,逐步实现全部参保、全员参保、参全险种。加大社会保险稽查和举报投诉查处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先保后征、即征即保、应保尽保”的刚性工作机制,做到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

3.稳步提高保障待遇水平。按照上级部署,及时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调整工作,并按时落实到位。对接上级政策安排,建立城乡居保养老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新农合、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养老、医疗保险水平差距。健全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大病医疗保障水平。健全失业保险待遇合理确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增强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完善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机制,科学合理提高工伤待遇水平。

4.不断优化经办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基金收支,明确政府责任。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实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网上监管,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工作。在完善市内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省内、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加大医保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监管力度,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所有居民、涵盖各类险种的社会保险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方便办理社会保险业务。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人员培训和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能力。进一步提升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三)不断壮大各类人才队伍

1.加大各类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重点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兴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引进蓝领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扎实开展人才需求调查活动,动态掌握全县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赴外招聘。加强与各大人才市场和高校的沟通联系,组织开展高校学生处处长海安行、高校学生到企业就业实践等活动。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壮大“冠名班”队伍,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模式。扎实开展“学子归巢”活动,动员和组织全县普通高中、职业学校高三学生与企业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创新创业型城市建设的需要,以提升产业人才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造就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重点,充分发挥各类引才、育才载体的作用,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逐步构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参与“六大人才高峰”选拔培养计划、江海英才引进计划等人才项目。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人才载体建设,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科技创新平台,为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青年才俊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管理服务工作。

3.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以完善政策制度、扩大培训范围、健全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方式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意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培养急需紧缺行业(领域)高技能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新建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完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重点,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

4.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积极打造高效、透明、服务型的政务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社保、医疗、交通、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出入境等“一站式”服务。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通过人才公寓租售、给予蓝领技能人才租购住房优惠、各区镇建设蓝领员工生活服务中心等措施,切实解决好各类人才住房问题。每年开展各类人才系列评选活动,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大力推进“关爱工程”,定期开展外来人才走访调研以及相亲、沙龙等活动。

(四)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

1.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深入实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进一步提高各类用人单位特别是小微企业、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完善和创新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三项基本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发布制度。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严格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和后续管理,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单位用工行为。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创建活动,促进职工得实惠、企业得发展。

2.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完善“两网化”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作用,提升网格监管效能,积极争创省级“两网化”管理示范县。进一步整合和完善监察办案系统和联动平台系统,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针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加强专项整治和指导服务。加大日常巡查和书面审查工作力度,实现监管全覆盖。健全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全面推行以“三色预警”为载体的分类监管和重点监察制度。加强预测预警和重点监控,加大欠薪案件查处力度,着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监察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促进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提升争议调解仲裁水平。大力推进仲裁院规范化建设,加快基层巡回仲裁庭试点建设步伐,实现仲裁院建设提档升级。切实加强劳动人事争议源头治理,进一步规范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妥善处理集体争议案件和热点难点案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完善“五位一体”、“六方联动”调处工作机制,畅通劳资纠纷诉求渠道。健全案件质效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案件处理100%实时网络运行,并与法院案件信息系统有效对接,树立调解仲裁权威和公信力。加强仲裁院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仲裁员办案能力。

(五)完善人事工资管理制度体系

1.提升公务员管理科学化水平。认真贯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扎实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贯彻落实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做好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工作。完善公务员选用和考核激励机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组织好表彰奖励评选推荐工作。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把依法履职列为公务员四类培训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进“公务员基本能力提升”主题培训活动,切实提升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

2.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与编制、组织、财政等部门的资源实时共享。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岗位结构,形成动态管理机制。认真落实《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和《江苏省人事考试考务工作管理规定》,确保事业单位招聘公平、公正、公开,人事考试安全率100%。按照上级部署,探索建立与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的事业单位职称制度。

3.稳慎推进工资制度改革。按照上级部署,稳妥实施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和优化工资结构方案,做好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基层工作补贴工作,做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建立后工资待遇调整工作,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延迟退休工作。配合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

4.扎实做好军转安置工作。认真落实军转安置政策,进一步完善军转干部安置办法,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安置机制,确保完成军转安置任务。将岗位安置与军转干部的专业特长结合起来,实现军转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合理使用。加强军转干部培训工作,完善安置前培训和上岗前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提高军转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适应岗位能力。扎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规范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

(六)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1.持续推进基层平台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健全以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协调等为重点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和建设标准,切实加强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定岗定向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提升“15分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圈”建设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2.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建立覆盖全县城乡居民,涵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有业务、人员和单位基础信息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大力推进以社会保障为主要功能的“市民卡一卡通”,不断拓展应用功能和业务领域。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自助服务一体机等多种服务渠道,建设标准一体化、业务流程一体化、服务水平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人社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确保平稳运行。充分发挥12333咨询服务热线功能,推动12333由综合咨询服务向业务联动服务的转型升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本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职能分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将本规划中确定的就业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保障等主要指标作为优先发展目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作为考核政府相关部门、各区镇党委政府的重要依据,确保规划中提出的目标能够实现,推动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继续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列入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逐步提高就业、人才、社会保障支出占一般财政支出的比重。要优先安排就业专项资金,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作用。要优先安排人才专项资金,确保人才集聚工程取得实效。要优先安排社会保险配套资金,确保相关保险待遇按时足额落实到位。

(三)夯实工作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强化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人社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深入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行为。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调查制度,进一步改进调查方式,及时、准确、全面、动态地掌握相关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强化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人社队伍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干部履职等多种能力建设,打造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为人社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积极推动窗口服务资源有效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优化窗口经办模式,努力实现“一窗式”服务。

(五)加强监测评估。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制定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和统计指标体系,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和情况分析。2018年,组织对本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分析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中期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