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

图片

海安县“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来源: 海安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1-11-13 累计次数: 字体:[ ]

前 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最为宝贵、最可持续和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十三五”时期,是海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型城市的关键时期。为应对激烈的国内外人才竞争,适应海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国家、省、市人才发展规划以及《海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基准年为2016年,规划期限至2020年。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海安把人才强县战略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主导战略,坚持人才工作与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升级相协调,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为抓手,以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为根本,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圆满完成了“十二五”人才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确立了在苏中县域中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1.人才工作体制不断完善。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三个“一把手”抓人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实施人才工作月考核、季评比、年表彰,以科学考核提升工作成效。配强招才引智力量,明确各区镇驻外招商机构及专职招商人员承担招才引智任务。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推进人才工作。统筹推进“海纳英才”、“学子归巢”等重大人才工程,人才工作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日益提升,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南通市第一。

2.人才引进渠道不断拓宽。高规格承办第五届长三角创新创业圆桌会议,建立了“长三角海归创新创业海安基地”和美国洛杉矶等海外人才工作站。与20多所高校院所、4个国家级人才市场、6家省级人才市场以及10家专业引才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50所高校院所聘请人才科技部门负责人为创新创业指导员,架设了海安与高校院所沟通的桥梁。成功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等大型系列人才主题活动,人才品牌影响力得到新提升。先后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3名、高层次人才638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39个,其中入选省“双创团队”1个,省“双创人才”28人,省“双创博士”32人。

3.人才队伍结构日益优化。目前,全县人才总量20.93万人,占从业人口总量的37.92%,比“十一五”期末增长6.93万人。其中,党政人才0.25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4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9.7万人,高技能人才1.79万人,农村实用人才5.71万人。高层次人才数1.46万人,占人才总量的6.98%,与“十一五”末相比提升2个百分点;研究生以上学历、本科、大专的结构比例为1:39:66;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1:4:9。人才布局不断优化,电梯、纺织丝绸、有色金属、现代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趋于完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外包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进一步聚集,人才和产业的发展呈现良性循环;党政人才及教育、卫生等系统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

4.人才助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排名中名列第5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100多个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与全县4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人才合作项目426项。2014年、2015年实施的产学研前瞻项目分别占全省1/9、1/12;2012-2013年,实施的重大战略产品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占全省1/3。5年累计获得各类专利授权1.63万件,万人发明专利量达19.42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281.1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45.49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从32.78%提高到47.63%,总量和占比均居南通市第一。

5.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制定出台《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补充意见》、《海安县引进创业类高层次人才资助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对高层次人才来海创新创业,给予配套扶持资金最高可达100万元。建立12家创投公司、2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2亿元。同时,积极打造“一体化”的人才服务体系,抓好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规范运行,在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险、证照办理、人才公寓申购申租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投资10亿元,在主城区建成30万平米的高品质人才公寓,根据人才层次享受相应的购房优惠政策,已有286名人才入住。

“十二五”期间,海安的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引进的人才项目质量不够高,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才项目还较少,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预期效果还不明显;一些系统和部门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并呈现老化现象;人才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都需要在“十三五”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形势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海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才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进一步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成为必然选择。

1.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人才工作提出新要求。目前,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人才驱动转变,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三五”时期,海安要建成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必须要培大扶强现有企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打造优势产业,不断拓展新兴产业链,这些均离不开人才强有力的支撑。

2.“十三五”期间,海安承担着为苏中地区乃至全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任务,要成为苏中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需要探索精准高效的引才机制,完善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使海安成为各类人才汇聚之地、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

3.人才竞争的新形势对人才工作提出新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流动性、开放性特征更加明显,迫切要求更大力度吸引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发展比较优势。同时,人才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如企业引才、育才、用才主体作用不够明显,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待加强,人才评价、发现、流动、使用等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海安的经济社会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安作为长三角北翼重要的节点城市,区位优势显著,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后劲充足,已经逐步成为区域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的汇聚点。“十三五”期间,海安随着“区域性枢纽城市”的建成,各类园区等载体平台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对人才的吸附能力和容纳能力都将会有极大的提升。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紧紧围绕海安“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以及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要求,深化人才强县战略,用改革的精神,在引才、用才、留才方面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根据海安“4+4+N”特色产业体系的发展需求,整合各类资源,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海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基本原则

(1)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引领。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推动海安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的发展要求,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检验人才发展效能。

(2)坚持以完善结构为支撑。协调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建设,盘活人才存量、用好人才增量、激活人才能量、提升人才质量,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优化人才队伍专业结构,全面促进全县人才队伍整体建设。

(3)坚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创新人才工作评价机制、支持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强化部门、行业、内外、上下之间的统筹协调,实现人才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4)坚持以市场配置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务实推进用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推动海安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人才评价依据市场规则、按照市场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5)坚持以高效用人为根本。贯彻落实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人才政策,积极营造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把海安打造成苏中地区人才高地,县域人才综合竞争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建成苏中地区人才引领发展的示范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

(1)人才总量、结构等核心指标明显提升。引进5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万名高校毕业生、3万名蓝领技能人才。到“十三五”末,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8.4万人,增加7.5万人,年平均增幅7.2%。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10%,新增高技能人才占新增技能人才比例达33.3%,高层次人才数量达2.1万人,占人才总量比例达到7.4%。人才贡献率达到48%以上。

“十三五”人才发展主要指标比照

指 标

“十三五”指标

“十二五”指标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28.4

20.9

人才总量增量(万人)

7.5

6.9

人才总量年平均增幅(%)

7.2

8

高层次人才总量(万人)

2.1

1.46

高层次人才总量占比(%)

7.4

6.98

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比例(%)

10

7

新增高技能人才占新增技能人才比例(%)

33

25

人才贡献率(%)

48

45

(2)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增强。通过实施重点人才计划和工程,海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人才得到充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得到提升。机器人、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及智能装备等四大新兴产业均有领军人才领衔创办企业,并对产业发展形成示范引领作用。时尚锦纶、纺织丝绸、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均有国家级顶尖人才集聚,研发能力和水平领先同行,形成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产业集群。

(3)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取得明显成效。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人才政策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人才引进培养、股权激励、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创业融资等方面先行先试,大力建设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创新机制开放灵活、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人才改革试验区。

四、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1)坚持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协同作用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人才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集中精力从事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等。放宽服务机构准入限制,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积极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在海外建立人才工作站,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重点面向北京、上海、广州等人才集聚城市的创业园、孵化器、加速器,招引成熟项目和人才。尝试在大城市建立离岸加速器。开展高端人才引进项目外包服务,提高引才效率;委托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资机构推荐海内外人才,并为人才创业提供服务支撑;对中介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等机构引进的人才,按人才绩效评价给予相应的经费。减少人才评价“行政色彩”,全面推行“政府+市场”的人才项目评估机制,委托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风投机构对引进的人才项目进行评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定期组织企业参加人才市场招聘活动,对企业引进的紧缺人才,企业缴纳的保险部分由县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2)坚持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协同提升

围绕产业链建设人才链,针对海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趋势,精心编制行业领军人才分布图,提升人才招引的精准度。要围绕产业引才,由板块培育部门牵头,组织产业内的重点企业、龙头企业,根据产业前延后伸和上下游发展的需求,有目的地开展人才招引。要围绕高端项目引才,充分发挥项目在高层次人才招引中的载体和纽带作用,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要以更宽的视野招引人才,在人才专业的选择上,既突出招引科技类人才,又要积极引进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类急需人才;在人才地域的选择上,既突出招引国内的人才,又要面向海外招引人才;在人才类型的选择上,既突出招引领军型人才,又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和蓝领技能人才。

(3)坚持人才成长链条和人才政策链条协同配合

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推动人才政策集成创新,使政策扶助、创业服务、创新资源覆盖人才成长全过程,让“精英创业”、“人才创业”、“草根创业”各显神通。积极发展人才金融,采取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方式,组建20个规模在500—1000万元的天使基金和2个亿元规模的创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人才创业投资领域,加大面向高层次人才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等投资方式,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出台人才项目扶助补充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提供贷款贴息、对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给予担保补贴;对金融机构提供非担保融资服务形成的本金损失,给予风险补偿。推行“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对人才高新技术产品实行“首投”、“首保”、“首贷”、“首购首用”。大力实施“海纳英才”计划,对来海安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启动资金最高达500万元;3年内免费提供100-500平米创业场所;最高给予100万元的银行贷款贴息。对引进的人才,凡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个人货币出资额达到50万元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在海安投资组建新公司的,按70%的标准享受同类人员在海安创业扶持政策。重大人才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

(4)坚持创业空间和生活环境协同优化

推进“人才社区”建设,在开发区、高新区等人才密集区域,统筹推进科创园、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完善创业辅导、金融、生活、休闲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对初创期3年内的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给予法律、税务、财会等咨询服务费补贴。抓好“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规范运行,实行人才项目服务经理制,全程跟踪、全程服务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开展人才评选奖励活动,重点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环境,让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迸发,才智充分涌流。

2.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

(1)大力招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组团参加上海外籍人才招聘会、广州留交会、深圳高交会、大连海创周等国家级大型人才交流活动,举办国家级海外专家行业会议和海外人才专场推介会、海外人才海安行活动。大力推进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建设,引导海外人才来海创新创业。到2020年,引进100名外籍人才或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人才来海创新创业。

(2)大力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高端人才。围绕海安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策应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大力推进“海纳英才”计划,积极面向海外招引回国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科研人员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市场来海自主创业或进行成果转化工作。鼓励高层次人才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县内企业进行嫁接。

(3)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新四军”。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重点做好青年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者、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和留学归国创新创业人员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培育工作,推动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群体投身创新创业。依托孵化器、加速器以及特色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等载体平台,扩建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和扶持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到2020年,培育创新创业“新四军”1000人。实施“学子归巢”人才回流计划,充分利用海安籍高层次人才这一宝贵资源,通过引导回海创新创业、开展项目合作、提供技术指导、推介引荐人才等方式,促进“有眼光、有能力、有影响、有家乡情结”的高层次人才为家乡作贡献。

3.完善人才开发体系

(1)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党政人才的轮训和专题研讨,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政人才队伍,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以提高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和领导科学发展、促进“四个全面”履职能力提升为核心,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大规模干部培训,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加强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动态管理全县党政后备干部库,对入库干部进行从严管理、跟踪培养,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以中高级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分行业分专业,多层次多形式,通过实施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训、岗位培训等培训项目,开展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每年培训300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县内外海安籍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为做好优秀人才的管理与服务,加强人才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占人才比例达13%,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10%。

(3)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建设需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企业关键性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推动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职业学校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将职工培训列入企业年度工作内容。扩大试点范围,在大型知名企业中新建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继续每年举办全县职业技能竞赛,每两年开展全县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活动。建立技能大师库,定期开展首席技师选拔活动,对获得的选手授予“海安县首席技师”荣誉称号,管理期内享受政府津贴。“十三五”期末,引进培养蓝领技能人才数达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占新增技能人才比例达33.3%。

(4)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培养一批适应“走出去”需要,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坚持国际培训与国内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着重培养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抓好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引导和督促企业法人加强对企业接班人的培养,保证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完善县级机关挂钩服务企业制度,着力化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开展“星级企业家”、“科技兴企企业家”等评选奖励活动,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的内生动力。

(5)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从社会治理创新、公共服务需求出发,培养和造就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制度,重点对城乡基层居(村)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基层社会服务部门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6)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总体要求,抓好以农业科研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服务型人才、农村管理型人才等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积极培养现代农业的新型主体,培养高素质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科技示范户、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返乡农民等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加大职业农民培训力度,通过专业技能、政策法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采取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组织镇村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有计划地参加涉农专业的大专、本科学习,更新知识,提升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水平。

五、重点人才计划和工程

“十三五”期间实施两项重点人才计划和两项重点人才工程:

1.“海纳英才”计划

工作目标:5年内引进50名国家级顶尖产业人才,500名创新创业高层次产业人才,力争四大主导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每年至少引进1-2个高新技术项目,实现每个产业链都有2-3名领军人才,50名左右高端人才。

主要举措:定期向科技镇长团、创新创业指导员以及上海欧美同学会、“千人专家”联谊会等各类“智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加强与北京、上海等地科技和人才中介机构的联系,尝试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开展高端人才引进项目外包服务,提高引才效率。及时征集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编制人才开发目录,有计划、有重点的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更优惠的人才政策,重点扶持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和全职来海创业人才。

2.“人才集聚”计划

工作目标:5年内,每年新增高校毕业生8000人,其中工业类高校毕业生5000人,新兴服务业类高校毕业生3000人,新增蓝领技能人才6000人,其他各类人才1000人。

主要举措:充分挖掘海安籍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资源,推进与全国高校院所的人才合作与产学研交流,组织开展“校企对接交流”、“产学研对接洽谈”、“名校优才海安行”、“高校毕业生暑期实践”等活动,同时,吸引欧洲杯线下买球_欧洲杯官网入口-投注网站的高校在海安建立毕业生就业与实践基地,加快高校毕业生向我县经济一线汇聚。着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和蓝领技能人才,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或蓝领技能人才,给予奖励及补贴。继续实施“学子归巢”行动,完善工作机制,认真筛选和积极发动发展势头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形象好、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参与“学子归巢”行动,鼓励企业与全县高中毕业生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为企业储备后备人才。

3.“百千万”精英人才培养工程

工作目标:5年内,造就100名熟悉国际国内市场、掌握核心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在全省或全国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家;培育1000名能够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培养10000名材料检测、设备维修、数控加工等紧缺高技能人才。

主要举措:科技企业家培养方面,采取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举办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定期邀请知名学者、专家、500强企业的企业家专题讲授战略规划、资本运作、项目管理等知识。定期选派重点企业负责人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参加专题学习,到加拿大、香港等国(境)外知名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到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观摩学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推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人才计划项目,培养造就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依托科创园等创新创业载体,重点引进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端人才。稳步扩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规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依托高职院校和大型企业集团,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规模以上企业和区镇、行业技能比赛不少于20场。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能素质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4.高端人才项目培育工程

工作目标:从2016年开始,围绕“4+4+N”特色产业体系,5年内培育2个年销售亿元以上、5个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10个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的高端人才项目。

主要举措:组织行业领域专家和具有市场经验、风投机构资深的评估人员,对引进的人才项目进行评估,确定培育项目。制定“一企一培育方案”,对创业项目进行规划。坚持问题导向,排出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列出任务交办清单,落实具体单位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帮助解决。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提供政策解读、企业诊断、市场分析、员工招聘等方面的辅导和服务。采取“引进性资助”、“扶持性资助”和“激励性资助”相互结合的支持体系,覆盖人才创业项目全过程。落实服务部门责任,培育项目列入县“科技人才杯”和部门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项目培育工作实行月度公布、季度点评、重点督查的推进机制。落实创业人才主体责任,定期组织人才项目观摩活动,对标找差,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态势。根据人才创业项目当年投入规模、带动就业人数、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份额等,评选高层次人才创业明星。实施人才项目退出机制,对进展不大、成效不明显或在异地申报项目、创办公司的人才项目,取消其资助资格。

六、保障措施

1.强化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责任,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重大活动、重大任务一起谋划、一起参与、一起推进,切实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定期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加强交流沟通,增强人才工作合力。

2. 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人才项目的实施和人才活动的开展。鼓励区镇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给予优先保证。完善政府资金支持方式,提高政府人才资金使用效益。创新人才投融资产品,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

3.充实人才工作力量。各区镇成立人才工作办公室,由区镇主管经济工作的同志负总责,组织人事、科技部门人员参与,并按照编制、职责、人员、经费“四到位”要求,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人才工作队伍的业务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懂产业、懂科技、懂人才、会服务的人才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对人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4.加强督查考核评估。把人才发展主要指标纳入区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逐步提高人才工作权重。每年分类制定考核办法,既对区镇进行考核排名,实行月考核、季评比、年表彰,也对机关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县委、县政府每年开展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工作并给予物质奖励。加强对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的评估,跟踪分析和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改进和提高。